GYIG OpenIR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期刊论文
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扬子地台北缘碳同位素研究
郭庆军; 刘丛强; Harald Straus
通讯作者郭庆军
2004
发表期刊地球学报
ISSN1006-3021
卷号25期号:2页码:151-156
摘要震旦-寒武交变期是地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期,亦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过渡时期。运用碳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探讨扬子地台北缘四川南江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交变期,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与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的相互联系。南江剖面沉积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在-35.8‰~-30.1‰间变化;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从-3.5‰~+0.5‰。在灯影组顶部、牛蹄塘组下部和上部,变化的碳、硫同位素组成和不同的黄铁矿与有机碳含量反映了有机碳埋藏量和环境的变化。下寒武统富有机碳和黄铁矿的黑色页岩沉积,暗示了早寒武世早期缺氧环境的存在。
部门归属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晚震旦世 早寒武世 扬子地台 碳同位素 环境变化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1632059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8[CSCD]   [CSCD记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1547
专题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通讯作者郭庆军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庆军,刘丛强,Harald Straus. 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扬子地台北缘碳同位素研究[J]. 地球学报,2004,25(2):151-156.
APA 郭庆军,刘丛强,&Harald Straus.(2004).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扬子地台北缘碳同位素研究.地球学报,25(2),151-156.
MLA 郭庆军,et al."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扬子地台北缘碳同位素研究".地球学报 25.2(2004):151-15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扬子地台北缘碳同位素研(309KB) 开放获取--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庆军]的文章
[刘丛强]的文章
[Harald Straus]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庆军]的文章
[刘丛强]的文章
[Harald Straus]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庆军]的文章
[刘丛强]的文章
[Harald Straus]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扬子地台北缘碳同位素研究.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