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期刊论文
南秦岭毒重石成矿带矿床中的生物成因重晶石及其意义
吕志成; 刘丛强; 刘家军; 吴丰昌
通讯作者吕志成
2004
发表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ISSN1002-0071
卷号14期号:8页码:892-897
摘要紫阳黄柏树湾毒重石矿床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呈层状或似层状产于下寒武统下部或其相当层位的硅质岩中,矿体受岩性和岩相控制作用明显.矿床中毒重石、钡解石和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组成这些矿物的碳主要为有机成因碳;毒重石或重晶石矿石中发现的生物成因重晶石(bio-barite)说明Ba主要通过生物成因重晶石的形式将海水中的Ba2+浓集并沉降于海底,形成钡矿床的初始富集体,而毒重石是在早期成岩阶段在生物和有机质作用下交代重晶石的基础上形成的.紫阳黄柏树湾毒重石矿床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呈层状或似层状产于下寒武统下部或其相当层位的硅质岩中,矿体受岩性和岩相控制作用明显.矿床中毒重石、钡解石和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组成这些矿物的碳主要为有机成因碳;毒重石或重晶石矿石中发现的生物成因重晶石(bio-barite)说明Ba主要通过生物成因重晶石的形式将海水中的Ba2+浓集并沉降于海底,形成钡矿床的初始富集体,而毒重石是在早期成岩阶段在生物和有机质作用下交代重晶石的基础上形成的.
部门归属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毒重石矿床 生物成因重晶石 碳氧同位素 早期成岩作用
资助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云南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1700048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8[CSCD]   [CSCD记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2649
专题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吕志成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吕志成,刘丛强,刘家军,等. 南秦岭毒重石成矿带矿床中的生物成因重晶石及其意义[J]. 自然科学进展,2004,14(8):892-897.
APA 吕志成,刘丛强,刘家军,&吴丰昌.(2004).南秦岭毒重石成矿带矿床中的生物成因重晶石及其意义.自然科学进展,14(8),892-897.
MLA 吕志成,et al."南秦岭毒重石成矿带矿床中的生物成因重晶石及其意义".自然科学进展 14.8(2004):892-89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吕志成]的文章
[刘丛强]的文章
[刘家军]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吕志成]的文章
[刘丛强]的文章
[刘家军]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吕志成]的文章
[刘丛强]的文章
[刘家军]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