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期刊论文
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刘燊; 胡瑞忠; 迟效国; 李才; 冯彩霞; 王天武
2003
发表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卷号27期号:2页码:167-175
合作性质其它
摘要羌塘超钾质火山岩为板块碰撞后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同时具有板内火山岩和俯冲带岛弧火山岩的双重地球化学特性。化学组成上富含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Cr、Ni等相容元素。在成因上受分离结晶作用和源区混合作用共同制约。源区为受古俯冲上地壳物质和下地幔上升流体交代混合的EMH型富集地幔端元,可能富含角闪石和金云母等矿物。
关键词超钾质火山岩
学科领域中国典型特殊区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
资助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102)和原地矿部”九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9501101—5).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1347774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5[CSCD]   [CSCD记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286
专题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胡瑞忠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燊,胡瑞忠,迟效国,等. 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27(2):167-175.
APA 刘燊,胡瑞忠,迟效国,李才,冯彩霞,&王天武.(2003).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7(2),167-175.
MLA 刘燊,et al."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7.2(2003):167-17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340KB) 开放获取使用许可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燊]的文章
[胡瑞忠]的文章
[迟效国]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燊]的文章
[胡瑞忠]的文章
[迟效国]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燊]的文章
[胡瑞忠]的文章
[迟效国]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