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研究生  > 学位论文
黄土风化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风化淋滤模拟实验
孙继敏
199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摘要开展黄土风化淋溶规律方面的工作,在土壤改良,环境质量评价,黄土高原的开发和治理,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笔者旨在从剖面上、地球化学动力学、水化学、及微量元素重金属形态方面研究黄土风化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一、黄土风化成壤作用过程中常量、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本文的样品主要采自陕西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并选择了以Ti作为难迁移参考组分的方法从定量的风化程度指标和元素的淋失或聚积指标反映元素风化过程的变化。二、黄土与古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及风化成壤作用对其影响 结果表明:Fe、Cu、Zn、Co、Ni均在残余态含量最高,其次为晶形和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黄土与古土壤中晶形、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与和这两个形态结合的Cu、Zn、Co、Ni之间作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u、Zn、Co、Ni与晶形、无定形氧化铁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由各形态计算的相对淋溶、聚积值表明:黄土风化为古土壤后,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几乎全部释放。而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的重金属则明显聚积,其它形态的重金属变化不大。因此黄土风化为古土壤后与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结合的重金属含量增加是古土壤相对黄土重金属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三、黄土风化淋滤模拟实验及动力学机理 结果表明:1)pH对黄土风化有显著影响,酸度愈强,愈易于风化作用的进行;2)母质对黄土风化也有影响。四、洛河水系仙茹河流域元素的水迁移序列 为了反应在目前的水热生物气候条件下元素的迁移情况,笔者由仙菇河的河水化学组成及该流域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计算了粉砂质黄土带元素的水迁移序列:Na > Mg > Ca > K > Si > Fe > Al。
页数54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3850
专题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孙继敏. 黄土风化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风化淋滤模拟实验[D].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9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N87260.pdf(3722KB) 暂不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孙继敏]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孙继敏]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孙继敏]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