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研究生  > 学位论文
黔滇地区富(含)铊矿床的低温地球化学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其他题名Studies on Low-Temperature Geo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Effects of Rich (Contained) Thallium Ore Deposits in Guizhou and Yunnan province, China
龙江平
1994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专业地球化学(geochemistry)
关键词富(含)铊矿床 低温地球化学 环境效应 黔滇地区
摘要铊是一种低温元素,可形成富铊矿床。主要呈独立矿物红铊矿、斜硫砷系铊矿、Imhofite等形式存在。在卡林型金矿中Aa-Tl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成矿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富铊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层中的热卤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部分可能来自深部。从而建立了富(含)铊矿床形成的三阶段成矿模式。铊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富铊矿床的开发利用是导致环境铊污染和地方性锭中毒的原因。
其他摘要Thallium is a characteristic low-temperature mineralization element. Strong toxicity one caus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ndemic thallium poisoning. Thallium is enriched in Au-Hg-As mineralized zones in the area forming rich Tl ore deposits. Studies on fluid inclusions, stable isotope and REE geochemistry show mincralization fluids of rich thallium (-bearing) ore deposits are derived mainly from meteoric water and hot brine in strata. Studies on thallium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shows expo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g-Tl and Au ore deposits are main cause resulting in environment Tl pollution.
页数123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3942
专题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龙江平. 黔滇地区富(含)铊矿床的低温地球化学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9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龙江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龙江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龙江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