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期刊论文
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以右江盆地为例
刘建明; 叶杰; 刘家军; 顾雪祥
2001
发表期刊矿床地质
期号4页码:367-377
其他摘要对华南右江盆地中某些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学、组构学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地质学和组构学研究表明 ,这类矿床具有大量的沉积阶段—成岩阶段的成因特征 ,在沉积物沉积—成岩期间就已经成矿。矿化与碳酸盐岩孤台的密切联系和丰富的成岩期软变形组构 ,表明成矿与控制海底地形的同沉积期断裂活动密切相关。而大量泄水构造和液化层理的出现则表明 ,在沉积物成岩阶段 ,沉积柱中曾有大量流体的活动 ,而且这种盆地流体的活动与成矿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生物_有机成因组构则显示 ,成矿与沉积有机质的演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另外 ,矿床没有显示出与岩浆活动的任何关系。因此 ,右江盆地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美国的卡林型金矿床不同 ,可能是离散大陆边缘张性盆地演化过程中盆地流体活动的产物之一。这一认识也得到地球化学研究不同程度的支持.
关键词微细浸染金 碳酸盐岩台地 同沉积断裂 盆地流体 右江盆地
学科领域矿床地球化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86626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18[CSCD]   [CSCD记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7375
专题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建明,叶杰,刘家军,等. 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以右江盆地为例[J]. 矿床地质,2001(4):367-377.
APA 刘建明,叶杰,刘家军,&顾雪祥.(2001).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以右江盆地为例.矿床地质(4),367-377.
MLA 刘建明,et al."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以右江盆地为例".矿床地质 .4(2001):367-37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540KB) 开放获取使用许可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建明]的文章
[叶杰]的文章
[刘家军]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建明]的文章
[叶杰]的文章
[刘家军]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建明]的文章
[叶杰]的文章
[刘家军]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