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洲沙尘源区砂质土壤同位素特征分析
覃伟民;   袁中新;   刘丛强
2009
发表期刊过程工程学报
期号S2页码:101-106
摘要

为探讨亚洲沙源地可能经风卷扬后,透过大气长程传输的PM2.5-10沙尘微粒同位素特征,于2004年3~4月及2005年9月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采集到17个代表性土壤样本,并依地理位置将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划分为西区;而将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划分为东区,再藉由风力再悬浮法将沙尘重新悬浮于空气中,并以双粒径分道采样器进行悬浮微粒采样.采集主要影响下风区域的PM2.5-10沙尘样本,以NuPlasma型液离子源质谱仪进行87Sr/86Sr比值特征分析,初步建立沙源地中沙尘微粒PM2.5-10的源谱特性,并配合沙源地化学指纹特征与Sr同位素的影响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东、西两区沙尘微粒PM2.5-10的Sr与Ca含量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此外,东、西区两地沙漠地的Sr同位素特征具有显着差异,其中西区毛乌素沙漠的沙尘样本变异量最大;而东区浑善达克沙地及科尔沁沙地的沙尘样本具有相似的Sr同位素表土特征,两地的变异量皆最小,就地理位置而言,推测两处沙地的形成可能与邻近的山脉有关. 

关键词亚洲沙尘源区 Pm2.5-10悬浮微粒 Sr同位素 沙尘源谱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0099
专题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覃伟民; 袁中新; 刘丛强. 亚洲沙尘源区砂质土壤同位素特征分析[J]. 过程工程学报,2009(S2):101-106.
APA 覃伟民; 袁中新; 刘丛强.(2009).亚洲沙尘源区砂质土壤同位素特征分析.过程工程学报(S2),101-106.
MLA 覃伟民; 袁中新; 刘丛强."亚洲沙尘源区砂质土壤同位素特征分析".过程工程学报 .S2(2009):101-10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亚洲沙尘源区砂质土壤同位素特征分析.pd(2465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覃伟民; 袁中新; 刘丛强]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覃伟民; 袁中新; 刘丛强]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覃伟民; 袁中新; 刘丛强]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亚洲沙尘源区砂质土壤同位素特征分析.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