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200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西藏甲玛斑岩铜系统成矿演化过程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作者:  郑石基
Adobe PDF(3311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9/0  |  提交时间:2023/07/13
缅甸密支那早白垩世钾玄质岩石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 2021, 卷号: 45, 期号: 3, 页码: 553-569
作者:  张靖祎;  彭头平;  范蔚茗;  董晓涵;  刘兵兵;  高剑峰;  梁细荣;  陈林丽
Adobe PDF(752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47/0  |  提交时间:2022/02/18
基于树木年轮定量重建过去50年贵州典型森林优势树种的地上生物量与生产力变化 期刊论文
生态学报, 2020, 页码: 3441-3451
作者:  刘立斌;  许海洋;  郭银明;  梁辉;  芦晓明;  张慧;  梁尔源;  倪健
Adobe PDF(245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31/0  |  提交时间:2021/11/18
中国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时空演变特征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作者:  李汇文
Adobe PDF(785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598/0  |  提交时间:2020/11/04
碳酸盐岩  化学风化碳汇  气候变化  贡献率  碳循环系统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植被与环境关系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作者:  吴洋洋
Adobe PDF(992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4/0  |  提交时间:2020/11/05
尺度  排序  气候  地形  土壤  
三江源及祁连山地区地表水汞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会议论文
, 中国浙江杭州, 2019-04-19
作者:  张伟;  高令健;  尹润生;  张强弓;  孙学军;  冯新斌;  商立海
Adobe PDF(120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00/1  |  提交时间:2022/04/21
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原位Pb同位素组成研究 期刊论文
矿物学报, 2018, 期号: 2, 页码: 205-213
作者:  郑石基;  钟宏;  张忠坤;  王广南;  柏中杰;  胡文俊
Adobe PDF(81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45/1  |  提交时间:2019/06/19
甲玛矿床  飞秒激光剥蚀  Pb同位素组成  成矿物质  
页岩气储层浅表样品垂向风化特征——以贵州习水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期刊论文
矿物学报, 2018, 期号: 1, 页码: 74-84
作者:  俞忠彬;  谷渊涛;  聂信;  覃宗华;  于文彬;  万泉
Adobe PDF(117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7/0  |  提交时间:2019/07/01
页岩  风化  资源评估  龙马溪组  垂向  
义敦地体变质基底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期刊论文
矿物学报, 2018, 期号: 2, 页码: 152-165
作者:  田振东;  冷成彪;  张兴春;  尹崇军;  张伟;  郭剑衡;  陈利红
Adobe PDF(134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53/0  |  提交时间:2019/06/19
变质基底  云母片岩  温压条件  恰斯群  义敦地体  川西  
贵州省稻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期刊论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8, 期号: 6, 页码: 1084-1091
作者:  孔祥宇;  黄国培;  程天金;  江帆;  王志伟;  李秋华;  喻子恒;  张华;  姚珩
Adobe PDF(74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1/1  |  提交时间:2019/06/17
为揭示贵州省稻田土壤重金属的超标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采集了92个稻田土壤样品,用icp-ms测定了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空间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贵州省稻田土壤的as、cd、cr、cu、ni、pb、s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19.7±17.1)、(0.577±0.690)、(91.1±38.6)、(40.5±32.8)、(37.1±20.3)、(35.5±32.0)、(3.59±8.81)和(135±128) Mg/kg  89.1%的点位重金属超标,67.4%的点位为轻微(超标1~2倍)和轻度(超标2~3倍)超标  Ni、as、cd主要由地质高背景成因导致  在成矿区和成矿带上,出现源于人为活动的重金属超标,在一些点位和区域达到了中度超标(超标3~5倍)至重度(超标大于5倍)超标。